——訪市人大代表王志梅
本報記者 葉森
“夷門自古帝王州,深厚的文化積淀承載著城市的文明和變遷,豐富的人文景觀記錄著城市的發展和印跡。”談起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市人大代表王志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心目中的開封形象。
王志梅建議,在我市打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攻堅戰的過程中,要突出“宋文化”主題,以歷史遺跡為依托,以城市文化為橋梁,進一步整合、開發旅游資源,本著“修繕、保護、適度開發”的原則,全面啟動宋都古城風貌的復建。全面建設以“宋都皇城”為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閑、宜居環境,把開封建設成為沒有門票的宋文化主題公園,再現千年帝都的風采。要凸顯“水文化”特點,展示北方水城風采,可在部分景區設立音樂噴泉,為景區和城市增添更多的浪漫和生動,更具文化魅力。要營造“園林文化”特色,在柳池和黃河大堤之間復建北宋宮苑“艮岳”,既可以和開封黃河游覽區的旅游資源有效整合,彌補開封“無山”的缺憾,也可與市區的景點形成互補。要打造“國際化”形象,加強國際間的交流,以國際旅游都市和休閑宜居城市的形象贏得世界的認可。要弘揚“宋詞”文化瑰寶。建議在景區建設一座“宋詞雅苑”,將園林建筑與大宋文化有機結合,還可以把宋詞與書畫文化結合起來,樹立起立體的“宋詞”文化品牌。
附件原文
關于大力推進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的
議 案
開封,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區的中心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底蘊。隨著中央“中原經濟區建設”宏偉戰略的實施和“鄭汴一體化”發展進程的推進,開封正面臨著全面復興的大好機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力推進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打響開封的城市品牌,努力將開封建設成現代化的國際旅游都市,這是歷史給予的重托,是中原崛起賦予的使命,是“鄭汴一體化”進程的必然,更是460多萬開封人民殷切的企盼和心愿。
一、建設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歷史背景
開封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曾有七個朝代先后在這里建都,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我國“八大古都”之一,曾經孕育過數不盡的繁華和榮耀。早在北宋時期,開封就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人口逾百萬,貨物集南北”,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繁榮程度位居世界之首。“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就是對當年盛世開封的生動寫照。
1、深厚的文化積淀承載著城市的文明和變遷。
開封是“宋文化”的發源地,對中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作為中國書法名城、菊花之鄉、戲曲之鄉和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在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開封就有木版年畫、針灸銅人、汴繡、二夾弦等六個項目入選,顯示了深厚的文化實力。
2、豐富的人文景觀記錄著城市的發展和印跡。
開封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古風悠然,有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開封城墻、鐵塔、延慶觀、山陜甘會館等13處文物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封的一橋一路、一磚一瓦,都記載著城市發展的足跡。行走在開封的街衢里巷,似乎隨手抓一把腳下的塵土,都能看到閃閃發光的歷史顆粒,順手撈一把身邊的空氣,就能嗅到到悠悠飄逝的文化氣息。《水滸傳》里楊志賣刀路經的州橋遺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大相國寺,以及寫滿歷史滄桑、印證著近代文明的地標性建筑鼓樓、四面鐘,都為開封這座古城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城市印象。
3、特有的自然景觀彰顯著城市的韻味和魅力。
開封作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除了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還以特有的自然景觀吸引著世界的目光。開封是一座煙雨染黛、湖色籠翠的北方水城,市區內分布著包公湖、龍亭湖、西北湖、鐵塔湖、陽光湖等諸多湖泊,水域面積達145公頃,享有“一城宋韻半城水”的美譽。名聞天下的“汴京八景”中,就有“隋堤煙柳”、“汴水秋聲”、“金明夜雨”等與水有關。特別是水系二期工程建成后,一條波光瀲滟、蜿蜒曲折的河道穿城而過,形成了風韻獨具的自然景觀,彰顯著北方水城獨有的韻味和魅力。
二、建設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現實條件
歷經千年的滄桑歲月,開封已不再有往昔的顯赫和霸氣,但歷史賦予這座古城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時代給予開封的時尚與典雅交相輝映,使現在的開封成為一座富有濃郁人文氣息的現代化都市。
1、古典與現代的有機融合。
開封有著濃厚的古韻遺風,也有著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這里有古城墻的古樸滄桑,也有生機勃勃的開封新區汴西產業集聚區。游人可以在清明上河園中緩緩步入千年前的宋都畫卷,也可以在商業中心的肯德基和麥當勞里感受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這種古典與現代的有機融合,體現了一座有著厚重文化積淀的現代化都市的獨有魅力。
2、傳統與時尚的同處共存。
斑斕的歷史,璀璨的文化,使開封成為一座極具人文氣息的古城;時代的進步,經濟的飛躍,又賦予這座古城許多時尚的思潮和節奏。在開封,游人可以在鼓樓夜市品嘗美味小吃,可以在宋都御街欣賞古玩字畫,甚至可以到戲曲茶樓聽一段字正腔圓的祥符豫劇,去感受傳統文化的濡染;在開封,游人同樣可以在西餐廳里品味“卡布奇諾”,可以在商業街買到世界頂級品牌的奢侈品,還可以在影城觀看3D imax的院線電影,盡享時尚生活的愜意。傳統與時尚的同處共存,將城市的休閑性和宜居性發揮到極致。
3、文化與經濟的相互支撐。
進入新世紀以來,開封大力實施工業強市、科教興汴、開放引進、旅游帶動、加快城市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六大戰略”。“文化做媒、旅游搭臺、經貿唱戲”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有力推手。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讓更多外域的企業了解開封、認識開封、投資開封,近年來,就有奇瑞汽車、匯源果汁、平煤集團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開封,有效拉動了開封經濟的增長;同時,經濟的發展又帶動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繁榮,實現了文化與經濟的相互支撐,相互依存,共同發展。
三、對大力推進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的建議
開封有著燦爛輝煌的過去和充滿機遇的現在,必將擁有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大力推進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努力將開封打造成國際化的旅游都市,是開封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1、根植“宋文化”主題。
以歷史遺跡為依托,以城市文化為橋梁,進一步整合、開發旅游資源,本著“修繕、保護、適度開發”的原則,全面啟動宋都古城風貌的復建。目前,除已確定的“鼓樓復建”、“城摞城”的開發等,還應對“州橋遺址”進行開發,而且在這方面,原外地投資商和人防辦都先后插手過此事,且有過論證,并已有開發的初步方案;另外,別具一格的“四面鐘”,在人們的記憶中印象很深,是一個地標性建筑,有它的歷史性、唯一性,頗具特色,令人十分賞心悅目。這些復建工程投入不多,但見效迅速,能為古城的人文景觀增色很多。全面建設以“宋都皇城”為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閑、宜居的國際文化旅游都市,把開封打造成為沒有門票的“宋文化”主題公園,再現千年帝都的風采,真正喚醒一座城市的時尚與典雅。
2、突出“水文化”特點。
利用龍亭湖、包公湖、鐵塔湖等自然水系風景區的改造,將水系工程進一步完善,通過水景、植物等自然景觀和亭榭樓閣、雕塑小品等人文景觀的有機融合,展示“北方水城”的特色。建議拓寬包公湖周邊的道路,特別是包公湖南岸道路,在包公湖情人島附近水面上可建設一處相對較高層次的音樂噴泉,增添一處美妙可人的景觀,為城市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突出“水文化”的特點,給城市帶來更多的浪漫和生動,而更具文化魅力。
3、營建“園林文化”特色。
開封是一座滿城蔥蘢、意趣古雅的園林城市。隨著城市綠化的發展,恢弘大氣的金明廣場、花木繁茂的環城公園、楊柳依依的湖邊綠地、景色宜人的水系園林,都隱約顯現出宋代園林的遺風。開封要以“園林文化”為特色,樹立綠色開封的發展理念,加大對城市綠化和公園建設的投入,恢復和重建一批優秀的宋代園林,除已建成的清明上河園和金明池皇家園林外,建議在柳池和黃河大堤之間復建北宋“艮岳”,“艮岳”是宋代的著名宮苑,中國古代最大的假山和人造園林景觀,在中國園林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柳池和黃河大堤之間復建“艮岳”,可以和開封黃河游覽區的旅游資源有效整合,彌補開封“無山”的缺憾,同時,拉大開封的旅游框架,與市區的景點形成互補,體現出開封的“景觀城市”特色,提升旅游城市的品味和形象。
4、打造“國際化”形象。
開封是一座全面開放的城市。北宋時期的開封,就是一座開放度很高的國際性大都會,今天,開封已與日本戶田市、美國威奇托市、韓國永川市等結為友好城市。今后我們應進一步在旅游方面開拓國際市場,引進和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打造國際名城所需的人才,做好國際交流。一方面要更多地、有目的性地結交國際友好城市,讓更多的國際友人來汴旅游觀光;第二方面,要通過國際間的交流來吸引更多的外資。開封走向“國際化”,就要內強素質,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外樹形象,要求進行普通話普及,徹底摒棄“小市井文化”的丑陋面,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和個人修養;打造開封的“國際化”形象,還要轉變觀念,開闊眼界,放眼未來,加強與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提高城市建設的標準,著力發展金融、通訊、交通事業,以國際旅游都市和休閑宜居城市的新形象得到世界的認可。
5、弘揚“宋詞”文化瑰寶。
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最能體現宋代文化的代表。開封作為北宋時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宋詞的創作與傳播中心。許多著名的詞人,像周邦彥、柳永、蘇軾、李清照等都曾在在開封留下過大量的名篇佳作。推進開封國際旅游名城的建設,要充分利用宋詞這個開封獨有的文化資源和載體,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議在開封旅游區內創建以宋詞文化為主題的“宋詞雅園”,將園林建筑與宋詞文化有機結合,把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優美的詞情畫意、高雅的書法藝術融合在一起,實現從意境到實景,從文字到實物的轉化。園內可設置展廳,向游人介紹宋詞的產生和發展淵源,展示大量的宋詞作品和相關文物,定期開設“宋詞講堂”,宣講宋詞,使“宋詞雅園”成為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新的公園景點;同時,還可以將宋詞文化和書畫文化結合起來,依托開封“中國書法名城”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由文化管理部門牽頭,每年舉辦一屆全國性的“宋詞文化筆會”,通過對宋詞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擴大開封的知名度,增添開封獨有的文化魅力,為世界打開一扇以“宋詞”為資源的旅游之門。
6、重現“古韻”建筑風格
開封城區內有相當多的傳統街巷和古建遺存,形成了開封特有的古樸大氣的建筑風韻。例如書店街、雙龍巷、劉青霞故居等,不僅是見證城市發展的街道和建筑,更成為一道追尋歷史、探究過去的亮麗風景。建議除對這些傳統的街巷和建筑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恢復傳統風格外,可進一步加大對四合院建筑群的開發和建設,設計風格和整體色調古樸莊重,努力做到外形古典,內在時尚,周邊景區綠化采用傳統園林形式,小橋流水,回廊隔斷,曲徑通幽,步步皆是風景,且景景相連,相映成趣,重現古色古香的建筑風貌和審美格調。
目前,開封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亟待“開封”的歷史節點,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是眾望所歸、大勢所趨,同時也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了《開封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封市支持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為我市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提供了政策保障。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全市上下積極行動起來,以中原經濟區建設為依托,用國際化視野規劃開封、建設開封、發展開封,大力推進開封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設,古老的開封大地一定能夠綻放出更加動人的風采!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電話:0371-23911838
地址:河南省開封市晉安路30號藍天中央公園